星期

2023年09月08日

跨越千里,探寻山西古建筑之谜

2023-09-08 16:27:08 来源:互联网 阅读:-


为深入了解山西省古建筑发展历史及其所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12日至16日,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山西省太原市、忻州市、大同市,开启以“赓续文化展古魅,三晋底蕴尚长存”为主题的调研之旅。

探访皇家祭祀园林,千年晋韵锦绣太原。7月12日,实践团队来到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博物院,重点参观了第四层的土木华章展厅。在展厅内,实践队员观摩了山西各地古建的复制模型,从木材古建筑的构建过程、社会经济发展和线条表现三个方面加深了对中国传统古建筑的认识。期间,团队成员还遇到了来自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的师生调研团,双方就山西古建筑保护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7月13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晋祠开展调研。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是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也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队员们参观了具有“晋祠三宝”美誉的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学习了三晋名泉集“殿、台、楼、阁”为一体的独特结构,并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通过对游客和工作人员的采访,加强对晋祠古建筑保护的认知和了解。

重走古建梁林之路,唐构遗风古韵忻州。7月13日下午至7月15日上午,团队一行来到了忻州市,沿着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林徽因探寻山西古建的足迹,分别考察了南禅寺、佛光寺、五台山。在南禅寺,成员们看到了唐代独特的单檐斗拱建筑,出檐深远,翼展刚健轻巧,纵横连贯牢固,体现了力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寺中的唐代泥塑绘画保留完整,色彩古朴,佛像人体造型丰满,具有大唐豪迈开放的时代特征;在佛光寺,成员们一进门就被殿堂屋檐下巨大的斗拱所吸引,斗拱探出达3.96米,宛如振翅欲飞的大鸟。寺里的东大殿集唐代塑像、壁画、墨迹、建筑于一体,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四绝”;在五台山,大家先后参观了黛螺顶、龙泉寺、殊像寺等寺院,研究探讨寺院内的建筑风格、造像艺术等学术知识,认真感受五台山的古建艺术、宗教造像、石雕艺术的博大精深。见证古人的智慧与技艺,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髓。


寻访北魏胡风汉韵,民族融合天下大同。7月15日下午至7月16日,团队走进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市,依次调研了悬空寺、云冈石窟、华严寺。在悬空寺,队员们登高望远,近距离观摩古建结构,通过向景区专业人员请教,大家了解到悬空寺是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这种采取悬空方式的建筑在国内少有,显示出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在云冈石窟,队员们从石窟群的东边入口开始,详细地参观了每一个洞窟,并了解到与我国诸多石窟古寺相比较,云冈石窟最具有西方特点,所谓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后期营造的石窟又引领了中华佛教艺术本土化、世俗化、民族化的新风尚,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华严寺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且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实践团队员们从颇具造型感的壶门进入大殿,独特悠久的建造历史和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不禁让大家发出由衷的赞叹,也进一步拉近了成员们与历史的距离,让成员们真正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历史的情怀,体验历史的进程。

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是仪器学子深入山西考察古代建筑的一次生动实践。古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历史的真实缩影,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资源。通过调研走访,团队从不同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古建筑文化、发展现状,并积极探索古建保护对策,在保护古建筑、传承中华文化中贡献青春力量。

(李旭丹 陆萌/文 周凡淳/图)


推荐阅读:叶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