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有爱无“碍”团队专项调研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老旧小区无障碍设施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期间,有爱无“碍”团队的队长王芙欣带领四个项目成员覃己桢、拜欣茹、杨佩璇、张阳一起,深入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广西五省六市进行调研并撰写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超九成老旧小区存在出入口设计不合理、活动场地匮乏、盲道形同虚设等问题,残障人士与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难以保障。项目成员经过大量研究,在报告中提出“立体攻坚”策略,呼吁通过技术升级、空间重构与居民参与,推动老旧小区向全龄友好型社区转型。
老龄化与残障需求催生改造紧迫性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6亿,占总人口数的18.70%,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与此同时,我国有8500万残障人士,其中肢体类残疾人数量占比最大。老旧小区作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基础设施老化、无障碍设施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不仅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限制了他们的社会参与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国内,尽管自20世纪末起就逐步推进无障碍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及指导规范的研究工作,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老旧小区的公共空间更新往往侧重于物理环境更新,缺乏对无障碍化和人文关怀的深度考量,难以满足老年人和残障群体的特殊需求。而国外在无障碍设施研究方面起步较早,法规标准较为完备,设计理念也更为先进,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在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然而,由于国情差异,国外经验不能完全照搬,我国仍需探索适合自身的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之路。
图源:中国政府网
深入社区,多层次获取真实资料
为全面了解老旧小区无障碍设施的实际状况,有爱无“碍”团队制定了详细计划,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现场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分析法,力求获取全面、准确的一手资料。
在文献综述阶段,团队成员广泛收集国内外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无障碍设计、残障人士保护等方面的论文、报告、政策文件等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他们了解了当前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明确了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为实地调研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不畏艰辛,奔赴五省六市多个老旧小区。他们穿梭在各个小区,仔细观察建筑结构、公共设施、环境布局等情况,用相机记录下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例如狭窄的人行道、破损的楼梯、缺失的盲道等。在调研中,团队成员发现许多老旧小区仅有一个大门且未设置门禁,人车混行现象严重,给居民尤其是残障人士的出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且单元楼门口没有缘石坡道,楼梯台阶破损,对于乘坐轮椅的居民来说,出行十分困难。
问卷调查环节,团队精心设计了针对老年人需求的问卷,内容涵盖小区基础设施、无障碍设施使用情况、居民对改造的期望等方面。他们在各个小区内随机发放问卷,耐心向居民解释问卷内容,确保问卷的有效回收。通过问卷调查,该团队收集到大量宝贵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撑。
访谈分析法也是此次调研的重要手段。团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社区在适老化改造方面的工作进展、遇到的困难以及居民的真实需求。这些访谈有助于团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的实际情况和难点。
图源:作者自摄
尽己所能,为改造提供建议
此次调研成果对于推动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具有重要作用。在出行通道优化方面,团队建议合理设置小区大门,增加门禁系统的智能化功能,如采用指纹识别或AI人脸识别技术,方便居民安全便捷出入。同时,优化单元楼入口设计,增设单侧轮椅坡道,确保轮椅通行顺畅。
对于活动场地改造方面,该团队提出扩容活动场地,增加多功能区域,如设置健身区、休闲区和儿童游乐区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同时,加强活动场地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完好可用。
步行交通革新方面,团队建议改造坡道,使其坡度符合无障碍标准,同时优化地面材质,提高防滑性能。此外,该团队还提出构建多维感知系统,通过声波导航、色彩革命和触觉诗篇等方式,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环境。
图源:作者自摄
理论与实践并重,推动社会发展
在理论层面,团队通过对五省老旧小区的调查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分析了老旧小区无障碍、适老化改造的策略。他们从不同角度剖析了残障人士和老年群体的需求,为老旧社区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例如,团队在研究中引入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老年人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为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从实践意义来看,调研成果将直接服务于老旧小区的无障碍改造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团队发现了老旧小区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人车行道不分流、停车位不足、活动场地设施老化等。针对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造建议,如优化出行通道、扩容活动场地、升级步行交通设施、构建多维感知系统等。这些建议为政府部门、社区管理者和相关企业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推动老旧小区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建设水平的提高,切实改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生活环境。
图源:作者自摄
助力城市更新,共建全龄友好社会
在当前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是提升城市品质、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有爱无“碍”团队的调研成果,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数据支持。通过推动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不仅可以改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生活条件,还能促进社会融合,增强社区凝聚力。
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残障群体权益保障意识的不断提高,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的需求将日益增长。有爱无“碍”团队的调研只是一个开始,希望更多的高校学生、科研机构和社会力量能够关注这一领域,共同为建设全龄友好、无障碍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老旧小区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将能够更加自由、舒适地享受生活,社会也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推荐阅读: